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再者,人同睡,就都暖和,人獨睡,怎能暖和呢。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傳道書四章9-12節)事實上,兩個人的相處如何能和諧及彼此互相扶持,我想分享兩兄弟由吵架變和好的經驗。
某天教會一位兒童突然靜靜悄悄流眼淚,被其他人發現,就轉告我知,那位弟弟哭了起來,那時段是家長接送時間,而且弟弟是靜悄悄流淚,或許他發生了很大的屈委或無奈遭遇,如公開問,會令當事人尷尬,或引發更大誤解,所以我為了難補救的後果,並且尊重男生的面子,我邀請弟弟往另一房間,問清楚事情的始末。
弟弟告訴我:哥哥迫他飲水,弄傷他的口,令他好痛。我就告訴弟弟:等一會兒我會請哥哥個別入來,讓我了解事情發生甚麼。之後,我會再邀請你們一起,彼此講解發生了甚麼事。當弟弟發現他被重視及導師認真地處理這衝突,弟弟無聲的眼淚也收乾了。
繼而從哥哥的角度了解這件事的始末,就發現每件事,不同人身處當中,有不同的理解及感受。哥哥解說:家人吩咐弟弟要飲多點水,他不太願飲,我就幫他傾斜個水樽,只想他飲多點。結果弟弟突然流眼淚。我也不清楚他為甚麼哭。當我聽完哥哥的角度,就明白哥哥用心良苦,可惜用錯方法。
事實上,有任何誤解及衝突的處理,最好由雙方直接解述及表達彼此感受的好機會。當兩兄弟再次見面時,兩人分別講多一次大家分別不同的角度及所理解的詳情,陳述完成後,我問哥哥:你知道弟弟剛換了大牙,現在口上額中間只有牙肉,如果水樽碰撞到,你估弟弟會點呢?哥哥終於明白弟弟的眼淚,因為水樽弄損弟弟口腔,令牙肉很痛。
我也向弟弟講解,平時你是否少飲水,全家人都想你飲多些水,所以哥哥因家人吩咐,想完成責任,就不小心弄傷了你,令你牙肉好痛,病到喊。但他,現在知道了,相信他會向你道歉。那刻哥哥就道歉。大家和好了,一同重回課室。
最後,兄弟情不會因為一些誤會而破壞,反而關係越來越親密,他們仍舊彼此結伴。同玩樂。同學習,共建立美好的兄弟情,成為父母的安慰,希望未來兩兄弟彼此扶持直到終老。
梁建章先生 October 26 2025
主日崇拜 - 10:00 - 11:30 am
祈禱會 - 逢星期三晚上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