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7牧者的話

牧者的話-30與5的雜感                 劉燕美

 

1989年6月4日,等待著神學院通知面試的日子,在那個漫天風雨的早上,我向神禱告:「或者過去幾年我誤解祢的心意,其實祗是我一廂情願,祢根本從沒呼召過我,但這刻,求神給我一個服事祢的機會,讓這世界多一點愛、多一點盼望。」感謝神的悅納,那年9月,我便跑進神學院接受造就,踏上全時間事奉這條路。

晃一晃,這條路已走了30年,但萬萬想不到,同樣的6月、同樣的悲壯、同樣的風雨飄搖,教人百味雜陳!

 

還記得當年一位師長曾講過:「昔日的五四青年,今日卻變成貪官污吏!」以此勉勵我們,年青時是個擁抱理想、滿腔熱血的神學生,但出工場後,經過歲月及名利權力的洗擦,變成祗求安逸、貪圖私利、埋沒理想的傳道人。昔日年青的我,沒信心和勇氣仿傚別人懷著豪情壯志,有的心願祗是默默守著神交付給我的小羊與及跟我最熟悉的弟兄姊妹一起生活,感恩今天仍能抱持這簡單的希冀,還可有這份恩典,為神作個平庸的牧者。同時,可能神知道我是甚麼材料、有多少斤兩,這些年日,神沒給我遇上甚麼試探考驗,以免我忍受不住便有所閃失,帶給上帝麻煩和丟祂老人家的架!

 

我不太喜歡將全時間服事神描繪為一條孤苦的路,又或高喊要為神放棄這、犧牲那,彷彿每個傳道人都事必披戴著無名的傳道者那份淒美感去服侍。我作為資深的過來人(容許我斗膽用〝資深〞來形容自己),事奉上當然會有起有跌,也有失望孤單或壓力的時候,卻從沒太多淒涼犧牲的感覺,或者更正確的講法是我根本沒甚麼可為神犧牲的本錢吧!有時反倒覺得在教會內備受尊重保護,怕被寵壞以致不知世界艱難,未能感同身受弟兄姊妹內心所憂、所懼。

 

前兩天,從電腦螢屏重溫2014年7月6日按牧禮所拍下的照片,也翻閱當年所寫述志及致謝的講稿,寫道:「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謙卑順服、溫柔善感、敏銳弟兄姊妹需要的牧師,並且學習成為一個同行者去陪伴肢體走他們人生不同際遇的路,使到弟兄姊妹因為有牧者的同行,他們的生命能夠被建立起來,有更大成長。」

 

五年過去,仍然是當弟兄姊妹以「牧師」稱呼我的時候,未懂第一時間回應,常以為他們是叫身邊其他的男牧師而並不是叫我、仍然是未習慣穿那件套上牧師領片的恤衫(總覺得這些男性服飾穿在女士身上有點怪怪的,希望有時裝設計師能為女牧師設計些適合女性身型氣質的服飾)、仍然是〝雞手鴨腳〞兼〝倒瀉籮蟹〞的負責各項聖禮、仍然是……。不過,這個「牧師」的身份和稱謂卻在在提醒我,務必以神家的事為念,以弟兄姊妹的需要為我禱告內容,並要常存謙卑感恩的服事心態來回饋我的母會。

 

在我的神學畢業感言與及按牧禮程序表內,均選上這段經文:「至高的上主教我該說的話,使我能安慰憂傷的人。每天清晨,他喚醒我,使我渴望聽他的教導。」以賽亞書50:4(現代中文譯本),唯願往後的年日,能一直擁抱這個事奉的態度和方向。